【資料圖】
積極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對青少年培塑獨立健全人格、形成自信自立品質、構建良好人際關系至關重要。四川天府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和四川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共享理念為引領、醫教融合為抓手,在全區啟動青少年青春期大講堂系列活動,初步形成集健康教育、援助服務、危機干預、轉介治療于一體的心理健康管理格局。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持續向好,危機問題學生占比連續兩年控制在2.5%以下。 共享中心賦能,打造心理師資“蓄水池”。天府教師共享中心是區級教師管理服務平臺。通過打破現有體育教師身份限制和校際限制,探索體育教師“區管校用”制度,破解體育師資不足的問題,目前已有46名奧運(世界)冠軍、74名優選招募專職體育共享教師入駐該平臺。 今年以來,天府教師共享中心由體育共享向藝術、科創、心理健康等領域拓展,致力于打造一支多學科、高素質的共享師資隊伍。新區充分發揮天府教師共享中心的功能作用,聯合華西心理衛生中心、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等專業機構,吸納36名心理健康專家和46名心理健康共享教師入駐平臺,統一由天府教師共享中心調配使用,根據全區63所公民辦中小學管理實際排課走校。他們分類開展科普教育、心理干預、志愿服務,有效緩解了心理健康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截至目前,師生心理健康教育覆蓋率及心理健康摸排率達到100%,重點問題人群干預率在99%以上。 辦好三級講堂,筑牢心理健康“防護堤”。青少年青春期大講堂系列活動主要包括區級、集團級、校級“三級大講堂”。今年以來,已開展心理健康活動150余場,參與者達10萬人次,覆蓋校(園)長、德育干部、心理健康教師、學生及家長等群體。 每月舉辦兩期的“區級大講堂”由區級層面組織實施,邀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和區域內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面向學生、家長、教師等群體開展專家講座。“教育集團分講堂”由5個教育集團牽頭推進,整合集團內心理健康教師資源,聚焦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問題,通過教育研討、交流學習、經驗分享、成果展示等形式,提升集團心理健康教師專業水平。集團級分講堂已舉辦近10場,覆蓋人員6000余人。“學校主講堂”由各學校自主實施,通過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主題班會、心理團體輔導等活動,培養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質。目前,全區75%以上的中小學已實現每周一節心理健康課,累計干預學生重點人群1400余人,開展心理教師培訓輔導60余次。 探索醫教融合,下好專業支持“先手棋”。四川天府新區社區治理和社事局是負責教育、衛生的行政部門,新區充分發揮大部制優勢,深化學校健康教育改革,打通醫教融合新路徑。 創新開展醫師進校、進社區巡診活動,做好心理衛生健康宣講及咨詢答疑等,累計有100余名醫師走進校園巡講;大力推進心理健康醫教融合試點先行先試,以正興中學為代表的學校積極對接醫療資源,拓展醫教融合新場域,確定醫教融合試點龍頭校5家;聯動華西心理健康中心、新區第二人民醫院等機構,建立四川天府新區心理健康專家團隊和心理健康科普干預團隊兩支隊伍近70人,醫教融合開展心理健康科普培訓、危機干預及轉介治療,成功轉介10余人。 強化協同育人,構建健康成長“新生態”。開展“大家訪、大排查”行動,推動教師全員開展心理健康專項家訪,詳細了解學生和監護人心理健康狀況,排查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和重大風險隱患,建立規范臺賬信息4000余條。深刻踐行家校社協同育人理念,聯合社區教育學院開設區級心理健康系列家庭教育直播課6場,主要圍繞情緒管理、應對焦慮等主題,直播總點贊量達50余萬次。與社區、婦聯和其他社會力量緊密聯動,積極開展德育心理沙龍等活動3場。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共同加強社會監管,協調社區力量做好學生離校期間的安全教育、安全防護以及心理健康幫扶工作。 (作者單位系四川天府新區社區治理和社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