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建安詩人們還發展了詩歌在抒情方面的優勢,使內涵豐博的思想內容與簡短精致的藝術形式更為和諧地結合起來,詩歌的功能更趨全面。面對動亂的社會和苦短的人生,詩人們大膽抒發建功立業的抱負,形成了"慷慨悲哀”的時代風格,這就是后世稱道的“建安風骨”
(資料圖片)
9、《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最初稱為《詩》或《詩三百》,由于孔子曾以它為教導學生的教材,漢代學者因之奉為經典,遂稱為《詩經》。
10、元雜劇是中國戲劇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戲與元雜劇的形成是中國戲曲藝術發展到成熟段的重要標志。
11、李清照在《詞論》中提出詞"別是一家”的觀點。
12、白居易、元稹等人繼承古樂府精神和杜甫寫實傳統,提倡新樂府運動,重視詩歌的政治功能,詩風通俗淺易。
13、中國歷史散文是中國小說產生的主要源頭,這正是中國小說區別于西方小說的一個鮮明的民族特色。
14、《宋史》中有“半部論語治天下”話,強調了《論語》古為今用的巨大功效。
15、唐詩形式多樣,各體兼備,即繼承發展了古體詩,又完善了近體詩。
掃描/長按二維碼關注 助成考一臂之力及時了解2022成考成績獲悉2022年成考分數線免費參加成考每日打卡下載內部精華考點資料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成考萬題庫"
相關推薦:
2023年成人高考復習指導※ 精選試題※ 歷年真題
2023年成考VIP直播課|精選課程※ 手機做題
各地2022成人高考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 ※ 志愿填報
各地2022年成人高考錄取分數線 ※ 錄取查詢時間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