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英豪 通訊員 李孟君
6月20-21日,全省機關黨建理論研討交流會召開,省直有關部門、各市及部分縣市區代表參加會議。威海市委市直機關工委作為全省2個市之一作典型發言,交流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做法。
(資料圖)
聚焦中心深謀劃 聚力發展提效能
全力推進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威海市深入學習貫徹全省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樹牢埋頭苦干、大抓經濟鮮明導向,引導市直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全力參與項目建設、雙招雙引等重點工作,多項黨建成果被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省直機關工委刊發推廣,機關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做法首次入選全國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獲全省機關黨建十佳創新優秀案例。
高站位示范引領聚焦中心深謀劃
將樹牢“大抓經濟”鮮明導向作為機關黨建工作重中之重,持續推動黨建與中心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同實施。一是緊貼中心抓思想引領。在準確把握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中找準結合點、著力點。實施“四學四促”能力提升計劃,選派24名黨建骨干,全面深入指導84個部門單位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常態化舉辦“青年大講堂”“黨務云論壇”等,推動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破解難題。二是緊跟形勢抓理論引領。聚焦省市重點工作,搭建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平臺載體,設立“威海市機關黨建理論研究中心”,開展課題研究“揭榜攻關”行動,4項成果獲全省機關黨建優秀研究成果一二三等獎。今年,重點推出15項選題,58個課題組研究探索以黨建促經濟發展的政策理論、措施辦法。三是緊盯重點抓行動引領。圍繞加力提速經濟發展,開展“雙展雙講雙評”、“落實‘六個導向’要求 守底線謀發展勇爭先”等主題實踐活動,深入推進“雙聯共建”“雙報到”“聯系幫扶鎮(街道)”等,動員97個黨組織2.1萬名黨員干部到社區、一線報到,全力做好招商推介、洽談對接、落地開工、服務保障等各項工作,去年以來,市直機關共提供招商線索1249條,推進簽約、注冊項目79個,新增開工項目45個。
高標準創優服務聚力發展提效能
把黨建引領攻堅突破作為重要牽引,引導各黨組織全面增強服務能力、提升服務質效。一是夯實基礎提升機制。以“情況大起底,問題大梳理”為目標,對97家黨組織開展全覆蓋式“大走訪大調研”,梳理基層黨建工作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編印省內首部案例型機關黨務實用叢書《機關黨建實務百問》。精選黨建骨干,組建市直機關“兼職組織員隊伍”“黨務講師團”等,聯合相關部門開展聯學聯建暨“經濟大講堂”等活動,已推出線上“云課堂”5期。二是創新支部聯企機制。緊密配合全市企業大走訪,制定市直機關“支部聯企”十條措施,指導70個黨組織與910余家企業常態聯系、幫解問題。開展組織聯建,圍繞企業黨建法規及發展黨員等,編印“支部聯企”叢書。實行活動聯辦,協調38個市直機關主題黨日活動基地免費向企業開放,聯合12個部門打造惠企政策“一鍵式”共享平臺。推行問題聯解,指導黨組織在業務鏈條、項目一線等成立臨時黨支部,解決企業問題90余個。三是構建典型引路機制。聚焦“助企聯企”“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事項,開展“身邊榜樣‘講樹評’”活動,采取身邊人講身邊事的方式,挖掘黨員干部等一線攻堅的生動事跡37個,通過全媒體宣傳推介,激發爭先進位澎湃動能。
高效能組織保障、聚集合力促協同
堅持橫向聯合、上下聯動、協同貫通,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互融共促。一是協同聯動聚力發展。強化資源要素整合,全省首創機關黨建帶群建“四帶四聯”機制,引領群團組織發揮優勢服務發展。聚焦垂管單位條塊協同發展,建立“黨建謀劃聯動共商、考核評議聯動共認、黨建載體聯動共享”機制,指導垂管單位黨組織全力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二是統籌推進助力發展。創新開展“學比做”三項行動,爭創“政治型、學習型、效能型、服務型、清廉型”五型精致模范機關,將黨組織服務經濟建設情況與深化黨支部評星定級、“紅色引擎”等相統籌,優化黨建和業務聯動考評方式,相關做法被收錄至《奮進的十年——新時代機關黨建巡禮》。三是壓實責任協力發展。對標全省機關黨建工作標準,研究制定精細化“三級四崗”責任清單,打造機關工委、黨組、機關黨組織責任清晰、職能銜接、同向發力的工作格局,引導各黨組織以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深融互促新成效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