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每日一練第138期
(資料圖片)
1.【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操作性條件反射基本規律中的強化原則。
普雷馬克原則是指利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而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題目中媽媽用看動畫片這個小華喜歡的行為來強化其做作業行為,符合普雷馬克原則,故此題選 D。
A 選項,負強化原則是擺脫一個厭惡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
B 選項,替代強化原則是指觀察者因看到榜樣的行為被強化而受到強化,從而增加行為出現的概率。
C 選項,自我強化原則指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并根據自己的標準進行判斷,由此強化或處罰自己,以此增加行為出現的概率。
A、B、C 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此題選 D。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的實質。學習是個體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練習或反復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改變。
A、B 選項,學習的行為變化是由經驗引起的,本能不是學習,而蜜蜂采蜜、鴨子戲水是本能,不屬于學習。
C 選項,學生學習做算術是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由于練習或反復經驗而產生的,做算術這個行為是比較持久的改變,符合學習的實質。
D 選項,單調的重復過程不是學習,學生每天早上刷牙洗臉是單調地重復不屬于學習。
綜上,ABD 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 C。
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律。
選項 A,正強化是指給予一個愉快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
選項 B,負強化是指擺脫一個厭惡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
選項 C,正懲罰是指呈現一個厭惡刺激,從而減少其行為出現的概率。
選項 D,負懲罰是指擺脫一個愉快刺激,從而減少其行為出現的概率。
題干中,小明及時完成作業后,他的媽媽就不讓他再干家務了,說明擺脫了一個厭惡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及時完成作業)出現的概率,屬于負強化。選項 ACD 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答案為 B 項。
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桑代克的試誤說。桑代克根據自己的實驗研究得出了三條主要的學習定律,包括: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選項 A,準備律。在進入某種學習活動之前,如果學習者做好了與相應的學習活動相關的預備性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學習者就能比較自如地掌握學習的內容。
選項 B,練習律。對于學習者已形成的某種聯結,在實踐中正確地重復這種反應會有效地增強這種聯結。
選項 C,效果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各種正或負的反饋意見會加強或減弱學習者在頭腦中已經形成的某種聯結。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學習定律。
選項 D,學習律不屬于桑代克的學習定律之一。
題干中,李老師上完課后,給課堂表現好的學生相應的積分予以表揚,給表現不好的學生減少積分以示懲罰,符合效果律的體現。選項 ABD 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 C。
5.【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選項 A,分化指的是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條件刺激和與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
選項 B,泛化指的是人和動物一旦學會對某一特定的條件刺激做出條件反應以后,其他與該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也能誘發其條件反應。
選項 C,條件反射的獲得是指條件刺激(如鈴聲)反復與無條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條件刺激獲得信號意義的過程,亦即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
選項 D,條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條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條件刺激重復出現多次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相伴隨,則條件反應會變得越來越弱,并最終消失。
題干中“引導學生分辨勇敢和魯莽、謙讓和退縮”,屬于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中的刺激的分化。故本題選擇 A 選項。
6.【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的相關知識點。影響行為發生概率的基本規律主要包括:正強化、負強化、消退、懲罰。
選項 A,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動物一旦學會對某一特定的條件刺激做出條件反應以后,其他與該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也能誘發其條件反應。
選項 B,系統脫敏的含義是當某些人對某事物、某環境產生敏感反應(害怕、焦慮、不安)時,在當事人身上發展起一種不相容的反應,使對本來可引起敏感反應的事物,不再發生敏感反應。
選項 C,有機體做出以前曾被強化過的反應,如果在這一反應之后不再有強化物相伴,那么,此類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便降低,這稱為消退。消退是減少不良行為,消除壞習慣的有效方法。
選項 D,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以后,呈現一個厭惡刺激(如體罰、譴責等),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稱作懲罰。
題干中,小強亂接話屬于不良行為,老師的回應屬于強化物,小強亂接話后老師無回應,降低了小強亂接話的概率,此方法屬于消退。故本題答案為 C 選項。
7.【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觀點與人物的對應關系。選項 A,苛勒,屬于認知學派。苛勒認為,學習是個體利用本身的智慧與理解力對情境及情境與自身關系的頓悟,而不是動作的累積或盲目的嘗試。學習過程中問題的解
決,都是由于對情境中事物關系的理解而構成一種“完形”來實現的。題干所述刺激與反應形成的聯結關系是行為主義學派的觀點。故 A 選項說法錯誤。
選項 B,班杜拉,是認知-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他認為由直接導致的所有學習現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礎上發生,即都可以通過觀察他人行為及其結果而實現。強調在社會學習過程中行為、認知和環境三者的交互作用。故 B 選項說法正確。
選項 C,杜威,進步教育代表人物,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學校即社會。故 C 選項說法正確。
選項 D,夸美紐斯,教育學之父,提倡泛智教育,即把廣泛的自然知識傳授給普通的人;一切男女青年都應該進學校。故 D 選項說法正確。
本題為選非題,故本題答案為 A 項。
8.【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認知方式的類型。
A 選項,場獨立型的學生是“內部定向者”,對客觀事物做判斷時,常常利用內在的參照(主體感覺),不易受外來的因素影響和干擾,獨立對事物作出判斷,場獨立性的人善于分析和組織。
B 選項,沉思型的學生在做出回答之前傾向于進行深思熟慮的、計算的、分析性的和邏輯的思考,往往先評估各種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給予較有把握的答案。
C 選項,沖動型的學生傾向于根據幾個線索做出很大的直覺的躍進,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問題時很快就做出反應。
D 選項,場依存型的學生是“外部定向者”,對事物作出判斷時傾向于以外部參照(身外的客觀事物)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容易受周圍人們,特別是人士的影響和干擾,善于察言觀色。
題干中的多多缺乏主見,做事經常詢問他人意見,說明她對事物作出判斷時傾向于以外部參照(身外的客觀事物)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因此,多多的認知方式屬于場依存型,本題答案為 D 選項。
9.【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
A 選項,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動物一旦學會對某一特定的條件刺激做出條件反應以后,其他與該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也能誘發其條件反應。
B 選項,強化有正強化與負強化之分。正強化:給予一個愉快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負強化:擺脫一個厭惡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
C 選項,刺激分化指的是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條件刺激和與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
D 選項,條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條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條件刺激重復出現多次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相伴隨,則條件反應會變得越來越弱,并最終消失。
題干中,小軍因為喜歡班主任王老師,所以喜歡她的課和她組織的各種活動,這屬于刺激泛化。故本題選 A。
10.【參考答案】
(1)言語信息的學習,是指個體習得有關事物的名稱、時間、地點、定義以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實性信息。
(2)智慧技能的學習,是指個體習得運用符號或概念與環境交互作用的能力,解決的是“怎么做”的問
題。智慧技能可劃分為辨別、概念(具體概念、定義性概念)、規則、高級規則(解決問題)等。
(3)認知策略的學習,是指個體習得調控自己注意、學習、記憶和思維等內部心理過程的技能。
(4)動作技能的學習,是指個體習得流暢而精確的操作能力。
(5)態度的學習,是指個體習得的對人、對事、對物、對己的反應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