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000字,閱讀約需5分鐘
來源:晨閱浮一白
(相關資料圖)
請關注并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從“縣城難無清華北大”到“縣中的坍塌與振興”,從“985廢物”到“小鎮做題家”,縣城教育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而處于風尖浪口上,一次次上了熱搜。但支撐起縣城教育的縣城老師卻少有人關注,一直被人們所忽略,頗為遺憾。
身處人們視點盲區的縣城教師,默默耕耘,獨自演繹著自己的人生百態,不喜不怒。
1
任務最重,待遇最低
縣城,是中國最接近鄉村的地方,相比較而言比鄉村稍微繁華一點,但人口結構基本都是過去從農村出來的人。在縣城當老師,看似比較光鮮亮麗,足以讓不少人羨慕??墒侵挥锌h城老師自己知道自己的不容易:任務最重,待遇最低。
近些年,鄉村學校衰敗,大量學生涌入縣城,導致縣城的學生越來越多,在不能擴大班額的前提下,只能增加班級數量,進而導致一些老師超負荷運轉,很是辛苦。
辛苦倒也罷了,關鍵是待遇還是所有教師群體最低,既沒有鄉村學校的補貼,也與城市學校相差甚遠,以至于一些老師愿意去鄉村上班,活少補貼多,也不愿意留在縣城當老師。
就連影響教師工資的職稱晉升,既不可能跟鄉村老師一個標準,如河南省規定,在農村學校累計從教25年的在崗在編教師,符合申報條件的,可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直接評聘中小學高級教師;也沒有城市教師評優評獎機會多,拿什么去跟別人競爭。
干著最多的活,拿著單薄的工資,縣城老師可謂是勞心勞力的失意人。
2
熟人社會的無奈
在縣城里,人脈大于規則,關系決定成敗。直白地說,縣城是擴大了的熟人社會,七拐八彎都能扯上關系。加之縣城資源少,競爭難度很大,所以辦事做事首先想到的是關系,沒關系的人步子就難走。
縣城老師距離鄉村實在太近,難免無法擺脫人情世故的束縛??倳懈鞣N各樣的領導親屬,在平時不聲不響,評職稱的時候突然擠到前面;總有某某領導給你打招呼,在你班上放幾個學生。因此,縣城教師要想評優評獎,教學成績是一方面,人際關系也要打理好,否則指不定到最后會被人橫插一腳。
縣城資源按照權力及規則分配倒也罷了,然而縣城老師也逃不過普通的人情世故。親朋好友的婚喪嫁娶、孩子的滿月酒和升學宴,五花八門的人情世故,在狹小的縣城環境中,很難做到不跟風。然而縣城并不發達的經濟水平決定了老師的工資上限,讓不少縣城老師略顯窘迫。
3
縣城女教師的婚姻困境
據有關研究顯示,縣域體制內女青年普遍希望選擇比自己更優秀的體制內男性青年作為婚配對象,但體制內的男青年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都無法滿足這一擇偶需求,于是出現了體制內男性“香餑餑”、女性“越剩越多”的現象。
主要緣于縣城生活過于穩定,一些同齡有理想有抱負的男性基本選擇外出拼搏,很少選擇回到縣城工作,導致一些縣城女青年很難找到如意和與自己相匹配的對象,特別是縣城女教師。
再則縣城女老師所接觸的圈子小、社交范圍相對狹窄。老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其大多數時間都呆在校園里,接觸的是同事、學生和家長,導致其所接觸的同齡男青年較少,可選擇的對象較少。
不得不說,縣城的女老師相親難,遇到合適的結婚對象更難,以至于有些女教師降低了自己的標準要求,選擇將就一下來應對父母的催婚。
4
縣城教育質量最難提升
目前,一些名校喜歡掐尖,再加之縣城家長也喜歡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城市學校,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以至于縣城學校的優質生源流失,中高考成績不如人意,招致不少家長的質疑。
一部分家長外出務工,學生無人管理;一部分家長不配合老師,動不動投訴舉報,無疑加重了縣城教師的工作難度。
再加之縣城學校形式主義較為嚴重,教育管理不是很規范,學校領導權力比較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總喜歡搞一些沒意義的工作,形式主義盛行,分散了老師的精力和時間。
生源流失,形式主義,有些家長不配合,縣城教育質量最難提升。
不得不說,在教師群體中,縣城教師地位很尷尬,既沒有城市老師該有的福利、待遇、指標,算不得城市老師;也沒有農村老師能享受的補貼,算不得農村教師。
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很光鮮的職業,但這背后也有很多的無奈和心酸,值得我們關注。同時也希望未來也多多關注縣城老師這個群體,他們的待遇也需要提升,處境也需要關注。
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在文末右下角點個 “在看”
并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 END —
因為微信公眾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并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中國教育人絕對不能錯過!108公里的戈壁徒步挑戰賽即將開始
引領名校突圍!這位校長守正出奇,令人驚嘆……
封面人物 | 芬蘭駐華教育參贊訪問這所學校后,由衷感嘆:我聞到了幸福教育的芬芳
封面人物丨聶明智:用一生的時光,打造教育的理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