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湘”聚岳麓,“峰”云十載。
(相關資料圖)
今年,恰逢互聯網岳麓峰會的第十年。6月18日至19日,2023互聯網岳麓峰會將在長沙舉辦。
十年間,從最初的小規模論壇,到萬人云集的品牌峰會。如今,互聯網岳麓峰會已成為湖南湘江新區乃至全國的亮麗名片,是互聯網行業凝聚共識、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互聯網企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湘江融媒特別策劃推出《十二道“峰”味系列報道》,聚焦長沙,乃至湖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和數字經濟推動各行各業轉型升級。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根基。如何實現兩者的互促共進、共生共榮?產業基金的出現,成為金融“活水”為企業精準賦能的有力探索。
從支持國有投資公司發展,到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再到產業基金“集群化”發展……湖南湘江新區產業基金不斷加碼升級,形式更多元、覆蓋面更廣、撬動資金更多,實現了以金融賦能產業的進階之路。
日前,湖南湘江新區更是重磅宣布,未來5年計劃出資200億元,設立人才支持基金、科創引導基金、產業引導基金、上市企業投資并購基金、重大項目專項基金,構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生態。同時,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和乘數效應,打造總規模破千億的產業發展母子基金群。
構建生態
五類產業發展基金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
從企業孵化到成功上市,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既需要企業不斷創新發展,亦需要政府的一路扶持。緊貼不同時期的需求,以市場化手段,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各地都在進行有益探索。
此次湖南湘江新區推出的5類基金,側重各有不同。既有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業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新區的人才支持基金,也有重在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科創引導基金,旨在推動主導優勢產業發展的產業引導基金,還囊括了發揮上市企業龍頭效應帶動產業落戶及支持新區上市企業做優做強的上市企業投資并購基金,以及重在發揮資本招商作用、支持招商項目落地新區的重大項目專項基金。其中,人才支持基金20億元,科創引導基金3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上市企業投資并購基金、重大項目專項基金規模各50億元。
五類產業發展基金的設立,最大亮點就在于構建了產業培育全鏈條、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生態。湖南湘江新區基金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周期式的金融服務是應對差異化金融需求的“金鑰匙”,無論企業處于哪個行業、哪個階段,都能找到適配的金融產品。
據悉,五類產業發展基金將由湖南湘江新區基金委員會歸口管理,湖南湘江新區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基金具體運作,將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及乘數效應,實現增量母子基金群規模500億元,匯聚形成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群,以加快形成以資本鏈耦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的投融資生態,為湖南湘江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金融賦能
產業引導基金助力新區企業加速騰飛
作為國家級新區,湖南湘江新區是先進制造業高地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創高地,擁有43萬余家市場主體,27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上市企業達53家,培育了工程機械、新材料、電子信息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湖南湘江新區上市企業達53家。6月2日,航天環宇在上海敲鐘上市。
過往的經驗顯示,產業尤其是戰略性產業集群的發展往往需要金融的強力支持,“活金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早在2016年,新區就發起設立3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投資了多個本土優質項目,湖南長遠鋰科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一家專注于高效電池材料的研究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包括多元材料前驅體、多元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鈷酸鋰等鋰電正極材料和鎳氫電池正極材料,其核心競爭力在于擁有鋰電多元材料前驅體、鋰電多元正極材料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完整產品體系,在動力三元材料市場中的占有率始終保持行業領先。
2018年11月,新區產業引導基金在pre-IPO輪投資長遠鋰科5000萬元,助力其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目前,長遠鋰科已實現3萬噸/年前驅體、18萬噸/年正極材料的產能。
“創辦之初,公司無實物資產,需要大量研發資金,甚至連辦公地點都找不到。”2020年8月28日登陸上交所科創板的圣湘生物,如今已經成長為我省生物醫藥領域的龍頭企業,公司董事長戴立忠坦言,“海歸”創業并非一帆風順,但這些難題并沒有困擾他多久。新區不但迅速幫助圣湘生物找到創業地點,幫助公司走上正軌,還以產業基金助其渡過融資難關。
2023年4月份,圣湘生物與湘江國投聯合發起設立總規模4億元的湘江圣湘CVC基金,主要投資新區生物醫藥及大健康上下游相關產業,通過投資孵化、收購兼并、資產重組等多種方式,為新區產業鏈龍頭企業圣湘生物培育高端產業項目。
湖南銳異資環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深耕環保科技領域,已具備相當的核心競爭力。2022年,公司營收突破3億元,凈利潤超3000萬元,計劃擴大產能打造基地項目,但這筆資金并非小數目。今年4月,湘江國投公司出資2000萬元,融資7300萬元,解了銳異資環的燃眉之急。
此外,深耕基層醫療檢測的湖南伊鴻健康科技、作為儲能行業生力軍的湖南镕鋰新材料……這些本土“明星企業”,其發展的背后,都有著湘江新區產業引導基金的助力。
輻射帶動
以千億母子基金群打造金融新引擎
近年來,湖南湘江新區大力推進政府投資體制改革和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產業發展基金作為轉變政府投資方式、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目前已形成“政府引導基金+基金聚集區”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
△湘江基金小鎮
其中,湖南湘江新區的政府引導基金實繳規模已突破580億元,杠桿撬動倍數超4倍,累計投資項目900余個,總投資額超530億元,先后培育了長遠鋰科、圣湘生物、捷安高科等一批上市企業。
與此同時,湘江基金小鎮·麓谷基金廣場已聚集國內外優質基金機構超900家,基金認繳規模超3000億元,規模體量在全國基金聚集區中排名前列。
作為國內少有的針對創新團隊設立的專屬引導基金,新區20億元人才支持基金將成為加快構建政產學研金一體化創新生態的關鍵一筆。相關科創服務機構專業人員認為,“一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從基礎研究到小試、中試,再到產業化、規模化,其間所花費的時間和資金無法準確估量,市場化的基金常常等不起也投不起,人才支持基金的落地將成為助力這類項目茁壯成長的及時雨。”
此次湖南湘江新區設立科創引導基金,是繼上市掛牌支持政策出臺后的又一支持科創企業直接融資的有力舉措。旨在通過科創引導基金的“第一桶金”加持,吸引市場化投資機構投資,帶動優質科技企業加速成長。
不少投資機構和企業負責人認為,湖南湘江新區設立30億元規模、只投3年內科創企業的專屬科創引導基金,堅定不移地推動科技創新走深走實,必將在三湘大地“點燃”科技創新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新區上市企業達53家,數量占長沙市的二分之一,湖南省的三分之一。2023年,長沙市上市的兩家企業華曙高科、航天環宇就在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大膽嘗試設立50億元上市企業投資并購基金,政府與上市企業抱團設立CVC基金,就是為了助力上市企業強鏈補鏈,提升核心競爭力,拓寬護城河,實現強者更強。
據悉,新區自籌備上市企業投資并購基金以來,國內諸多上市企業表達了合作意愿。上市企業普遍認為,新區這只為上市企業量身定做的引導基金,立足上市企業需求,賦予上市企業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打破了其他地區引導基金需要公開遴選基金管理機構的規則,且出資比例可以向上市企業看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以“200億”撬動“千億”,構建覆蓋產業培育全鏈條、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生態,湖南湘江新區正充分發揮金融引擎作用,通過政府引導基金和基金聚集區兩手抓,助力新區產業、企業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通訊員胡謙